苏果超市十年创业辉煌历程纪实

更多
2008-02-20 21:34:00 来源: 神州加盟网 有1356人参与
  • 经营范围:零售
  • 门店数量:0家
  • 单店投资额:50~100
企业已备案
企业已认证
成交领红包

2006年7月12日晚,南京五台山体育馆灯火绚烂,花团锦簇。

正在举行的是苏果超市公司员工表彰大会暨员工文艺汇演,也是苏果成立十周年的庆祝会。六千余名员工代表和数百名各界来宾,欢欣愉悦,聚集一堂,来自南京、泰州、常州、仪征、滁州、全椒等四面八方的员工,或引吭高歌,或翩翩起舞,尽展才艺,挥洒豪情——苏果人在用自己的方式,欢度着自己的节日。

节目表演前,苏果首席执行官马嘉樑发表讲话。依然是语调铿锵,依然是热情洋溢,但是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他内心那非同寻常的激动。当他充满深情地用“谢谢大家”四个字结束讲话时,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,经久不息。

背靠着“苏果十年”的大型条幅,马嘉樑使劲地抿紧嘴唇,似乎这样才能让汹涌澎湃的心潮稍稍平息。十年,对于他和所有的苏果人,意味着什么?

十年前省果品食杂公司创办了苏果超市,整个公司只有11人,挤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,全部资产加上启动资金108万元;今天,苏果排行连锁业第七位,稳居超市业第三位,拥有员工5万人,整体营业面积超过90万平方米,深入6个省份的连锁店总数超过1500家,年销售接近200亿,固定资产十年增长了2800倍……

十年前,绝大多数南京人不一定知道苏果;今天,南京每天有250万人次进入苏果,甚至有人调侃:“如果哪天苏果全部关门,真不知道生活会变成怎样”……

从无到有,由昧而明,从蹒跚学步到健步疾行,从白手起家到事业辉煌,苏果人仅仅用了10年——他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,以及无可争议的成就,书写了连锁零售业的一个“神话”。

“山,快马加鞭未下鞍。惊回首,离天三尺三。山,倒海翻江卷。奔腾急,万马战犹酣。山,刺破青天锷未残。天欲堕,赖以拄其间。”这首十六字令,是伟人泽东在上世纪30 年代挥毫写就。今年52岁的马嘉樑,年少时曾经背得滚瓜烂熟。在庆祝会耀眼的聚光灯下,在员工们热烈的掌声中,他的脑海里再次浮现这首豪放诗词,字字清晰,句句真切。

风雨苍黄,大道沧桑。十年,马嘉樑以及他率领的苏果人,究竟创造了怎样的一个奇迹?

第 1 章 成功转型

从批发购销向零售终端延伸的战略转型,不是一时的冲动,也不是一种茫然的跟风,更不是一种草率盲目的抉择,而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商业智慧和超前的战略眼光。苏果创业者凭着一种壮士断腕的意志和胆量,开始了初的涉足尝试,为苏果的宏基伟业奠定了合格开端。

英雄终有用武之地

1983年的夏天。烈日炎炎,暑气弥漫。

福建的乡村和山区尤其热,气温连续数日在40摄氏度左右。可是却有两个南京人冒着高温,在这里奔波着。一个叫马嘉樑,另一个是他的徒弟。当时他们都任职于南京市果品公司,此行的任务是采购桂圆干。容易得到的往往不是好东西,物美价廉的桂圆,通常都在那些道路不畅,交通不便的地方,车子是开不进去的。怎么办?马嘉樑抿紧嘴唇,下了狠心,带着徒弟用双脚走村串乡,跋山涉水。天太热了,走几步就让人大汗淋漓。两人买了草帽各自戴上,将毛巾围在脖子上方便擦汗。就这样在大山里徒步行走数天,衣服汗湿,有时连个洗衣服的地方都找不到,他俩就让这汗馊的衣服黏在身上。

功夫不负苦心人。他俩走遍了15个县乡,终于采购到了平价和议价的桂圆干4.5万多公斤。而市果品公司同时还有其他八个单位也派员采购,皆空手而归。

这一年年底,马嘉樑作为能力突出的年轻干部,被提拔为公司的业务科副科长,开始了经营管理的职业生涯。

说是年轻干部,但马嘉樑这时已经是“老商业”了。早在1971年,因为出身是资本家家庭,他扛着“成分不好”的牌子,被分配到那年头许多人不愿去的商业企业。当时他才16岁半。“那时什么都不懂,阿拉伯数字都写不好,算盘也不会打。就这样历任保管员、采购员、车站码头调运员、物价员,而且一干就是12个年头。”马嘉樑后来回忆说。但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决心,马嘉樑在南京市果品公司边学习边工作,并获得了师傅们“不爱说话,只会埋头工作,不计较时间,不计较报酬”的称赞。

欣赏他的,不仅仅是身边的师傅,还有市果品公司的领导。

1991年年初,机遇来临。江苏省果品食杂总公司创业三年,发展进入瓶颈,特别渴求经营管理人才。时任总经理的王瑞华,把目光投向了为了事业不怕吃苦的马嘉樑。这次“挖人”很费周折,历经八个月,王瑞华才将马嘉樑“挖”到省果品食杂公司,让其担任主抓业务经营的副总经理。

当时谁都不会料到,这次用了八个月时间的“挖人”之举,为日后一个连锁巨头的诞生和发展,埋下了厚重的伏笔。王瑞华多年前已经退休。但每年春节和她的生日,马嘉樑不论有多忙,都会抽出时间去看望她,直至现在,从不间断。

当年王瑞华的眼光犀利深远,她没看错人。到新公司报到的当晚,马嘉樑晚饭都没吃,立即召开会议,研究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。三个月之后,公司在上年销售750万元的基础上,一举突破1000万元的销售大关,在市场上初步确立了省公司的地位。随后,马嘉樑带领他的团队不断迎难而上,一年一个飞跃。1992年销售达6750万元, 1994年达到2.5亿元,1996年跃升到3.7亿元。使得省果品公司闻名苏皖,成为区域食品批发行业的排头兵。

商海云谲波诡,商机瞬息万变。当马嘉樑和他的同事们创造着快速增长的骄人业绩同时,严重危机已然来了。

批发与零售的勇敢抉择

当时的省果品食杂公司是中间商,做的是批发业务,采购与销售两头在外,自己根本无法掌控。日常业务中,他们已经面临“磕头买,磕头卖”的尴尬局面。

与此同时,的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,对外开放的步伐开始加快。计划经济体制淡化消退,带来了市场领域供求关系的变更,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零售商业业态的快速转变。上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南京,华诚超市、超市、新百5分钟等新兴超市迅速蹿起,风起云涌,金桥、玉桥等大市场内人头攒动、销售不错,在让批发经营者眼红的同时,也在无情地冲击着这种传统的商业体制。

当时马嘉樑和他的同事们,恰恰要跟这些“新贵们”打交道。新兴超市公司,成了他们经常敲门拜访的对象。可到这些超市去洽谈商品进场,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坐半天冷板凳更是家常便饭。团队中许多人,当时经常叹息“脸难看、门难找、债难要”。但是为了企业的发展,他们咬着牙,看着别人的脸色,用自行车驮着样品四处奔波找下家,找终端。

为了能打开销路,马嘉樑有时候不得不去请超市老总们,去饭桌上“叙叙友情”。一日,宴请某位超市老总饭后出门,老总自己驾车,或许动作太快,汽车碰倒了路边一位骑车人。马嘉樑见状,急忙过去将摔倒的骑车人扶起,连连道歉。确认对方无事后回头一看,那位老总却已驾车飞去。

那天晚上,马嘉樑在路边站了很久很久,也想了很多很多。他少有地感受深刻,他和他的同事们正站在一个历史拐点上。他的思路豁然开朗,商海中搏杀不仅仅靠苦干和敬业,更需要敏锐和智慧,时间不等人,市场不等人,对手不等人,必须认清形势,抢抓机遇。

该是痛下决心的时候了。想透了这一点,马嘉樑胸中的阴霾顿时荡然无存。

机遇在哪儿?零售才是富有生命力和持续发展力的业态,因为其掌控着商品流通的终端,掌握终端才能终掌握市场。但是做零售,

更多
标签:中小型超市加盟四川连锁超市加盟生鲜加盟超市沈阳超市加盟排名
佳居乐
  • 501 关注超市
  • 14904 咨询超市

注册会员-关注品牌-线下推荐-深层交流-确定成交 找项目就是这么高效

注  册
猜你喜欢
  
  • 中逵钓具渔具